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68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本大题共6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8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因匿主③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④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⑤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乃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取材于范晔《后汉书·董宣传》)
注解①湖阳公主: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②苍头:奴仆的通称。③主:公主的简称,指湖阳公主。④小黄门:汉代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后泛指宦官。⑤文叔: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 辟:征召
B.乃驻车叩马 驻车:停下自己的车
C.大言数主之失 数:一件件地计算
D.流血被面 被:覆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因格杀之
B.①愿乞一言而死 ②而纵奴杀良人
C.①乃威不能行一令乎 ②死乃知之
D.①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葬以大夫礼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因出身高贵,最后做到北海相。
B.因匿主家
于是被主人藏在家里
C.愿乞一言而死
希望您为我说句公道话再死
D.因敕强项令出
于是封他为“强项(脖子)令”让他出宫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②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12.董宣是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怎样的品行?这种品性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4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高二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低贱
B.上下相移用以济济:帮助、救济
C.国家罢兵兵:士兵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