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部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说明:(一)本试卷共六部分21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杨丽珍
一、识记积累(10分)
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4)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6)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7)春水碧于天, 。 (韦庄《菩萨蛮》其二)
(8)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9)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6题。(2-5题各2分,第6题6分,共14分)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咨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
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者,企生独不往,而管理仲堪家。或谓之曰:“玄猜忍之性,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士,为弟以力见制,遂不我从,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亦何面目复就桓求生乎!”玄闻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企生曰:“为殷侯吏,殷侯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玄即收企生,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文帝杀嵇康,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玄许之。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生奸计。
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时年三十七,众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遗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亦复何恨 恨:怨恨 B.若遂不诣,祸必至矣 诣:拜见
C.不能共殄丑逆 殄:消灭 D.军次寻阳 次:驻扎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殷仲堪之镇江陵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①殷侯仁而无断 ②渔父莞尔而笑
C.①各还所镇,升坛盟誓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①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将欲何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我必死之 B.引为功曹
C.文武无送者 D.大王来何操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企生多才多艺,受到殷仲堪的赏识,被提升为武陵太守、咨议参军。在殷仲堪落难逃走之际,罗企生知恩图报,准备生死与共,仗义相随。
B.罗企生跟随殷仲堪外逃,路过家门,他的弟弟遵生以握手为名,将罗企生拉下马,又以奉养老母为由,抓住罗企生不放,殷仲堪见罗企生借故不愿离开,就只身离去。
C.桓玄到了荆州,荆州人士都去拜他,只有罗企生不去。有人劝去,以免招致杀身之祸,被罗企生坚决地拒绝,后来桓玄杀害了罗企生。
D.罗企生明知殷仲堪生性多疑,优柔寡断,最终一定不会成功,但因为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面对桓玄的强权依然守节不渝,这种重义轻生的精神,在文中得到了肯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