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
•E
***
顯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
• 22—08-40B •
2021-2022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和古诗文诵读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凭借38金、32银和18铜位居奖牌榜第二 位,战绩辉煌,而成功“出圏"的中国体育明星也不少。
来自广东的苏炳添跑进了东京奥运会的决赛圈,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短跑百米决賽的中 国人;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直落3局,3-0击败德国队获得冠军。
人们惊叹运动员的天赋与努力,实际上,他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体育科研力量的进步。
“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在一篇名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中, 作为第一作者的苏炳添如此透露自己成为“亚洲飞人"的秘诀。同样,中国乒乓球队屡屡夺冠也 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结果。
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的男子100m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斩获第六名。虽 然惚失奖牌,但在这项几乎由黑人运动员垄断甚至形成所谓“人种优势"的运动中,苏炳添的闯 入打破了有关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其意义不在夺得一块金牌之下。历史性的突破,苏炳添 的成功,其背后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现代体育科技的运用。
“苏炳添能够成功,除了其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训练的科学化。"8月9日,安徽省体育 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仅是短跑,中国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采 用“师傅带徒弟"模式,教练学的是什么,就教给队员什么,全靠经验。中国体育的训练主要就是 “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种训练原则本身没有错,而科技的 支持使训练如虎添翼。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各个项目才开始加强对科技的应用。苏炳添 透露,自己的教练是“科研型”教练,运用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 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全面提升竞技能力。经过科学 的、系统性的训练,进步非常之大。
在过去几年,广东用体育局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领导下的广东膚体育科学研 究所作为科技平台先后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了科技学术交流与 合作,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支撑了广东省
【高二语文 第1页(共8页)】 -22-08-40B - 乃至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乒乓球队背后有“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支持。7月29日,在东京 体育馆,孙颖莎和伊藤美诚的半决賽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伊藤美诚的每一次发球、挥拍、移动 等,都被这个部署在东京的AI云平台记录。这些数据,以平均lOOMbps的速度被传送到离体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