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小练(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笑靥(yè) 挣揣(chuài)
B.日笃(dǔ) 谂(niǎn)知 洗(xiǎn)马
C.修葺(qì) 乳媪(ǎo) 拔擢(zhuó)
D.扃牖(yǒu) 玉醅(pēi) 闵(mǐn)凶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应门五尺之僮(照应) 臣之辛苦(辛酸悲苦) 形影相吊(安慰)
B.躬(亲自)亲抚养 外无期(期望)功强近之亲 舅夺国志(改变)
C.寻(不久)蒙国恩 未曾废离(废止) 听臣微志(准许)
D.具以表闻(使……闻) 夙婴(绕)疾病 拜(授官)臣郎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报养刘之日短也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4.选出与“慈父见背”中“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徒见欺 D.庄暴见孟子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指优秀人才,并非后世科举体制中所称的秀才。
B.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陈情谢贺,同书、疏、序、铭、赋等一样,都属于古文中的常用文体,都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陈事时使用。
C.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之意。
D.“前太守臣逵”指从前的太守名为逵的人。古人在称谓方面有多种形式,称“公”或“君”有尊敬意,而直称姓名则多用于自称或称所厌恶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注。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