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30分,第II卷120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或 jiàn 拓片 tuò 胡诌zhōu 埋怨 mán
B.孱头 càn 憋闷 bì 伫立zhù 讴歌 ōu
C.粗糙 cāo 龟裂 jūn 硕大suò 俯瞰 kàn
D.缜密 zhěn 嫉妒 jí 寒砧zhēn 迢远 tiá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井冈山、遵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_________。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_________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_________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3.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
理解与认同吗?
B.在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映式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肯定长处,也指出不足,观众们对这部巨片做了泾渭分明的评价。
C.为了让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他经常深入基层,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处心积虑。
D.一家药业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医院使用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1月20日,该事件被
媒体曝光后,公司有关领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成都市构建了以低保为核心,以帮困助学等为配套,以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
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
B.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惯和敬
业奉献精神。
C.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加快制定国家气候战略,这与中国以及世界气候日益变暖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有关。
D.中国发起并参与的“朝核六方”北京第二轮会谈在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之后于近日结束,会谈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关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艺术分古典的和时尚的,哲学家、艺术理论家常为它们的特点、性质、价值有所讨论。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像唐诗、宋词那样是古典的、典范的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范例,而不是一种“时尚”。
应该说,京剧也曾经是一种“时尚”,所以才有“时尚黄腔喊如雷”之说;但是经过几代大艺术家的创造,京剧并没有因“时尚”流行一时之后就烟消云散,而是形成了一个古典的艺术剧种,找到了它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应有地位。几乎可以说,只要有华人在,京剧就必会受到尊重、维护和发展。京剧从“时尚”成为“古典”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大批艺术天才,而梅兰芳则是他们在艺术精神上的总代表。
各个民族的“古典艺术”,之所以不会“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此种艺术本身素质高,涵盖性大——因其不使其他优秀艺术因素“丢失”而自身也不会被“丢失”;另一方面是因为任何一代的人,为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证明”自己“配得上”自己民族的历史,就应该努力维护这种已成“古典”的艺术,使其得以延续,加以保护,并予以提倡和发扬。在这个意义上,“古典艺术”时常能得到“复兴”。梅兰芳就曾大力提倡昆曲,使其不因“过时”(不再是“时尚”)而“丢失”。
如今的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时尚”是太多了,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在艺术活动方面,人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这是很好的现象;但在那众多的“时尚”潮流之外,尚有那“古典”的艺术,它“迫使”人们承认,并以它那“永恒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在“时尚”范围内,是“时尚”的东西要适应我们的趣味,相反,在“古典”的范围内,要求我们去适应“古典”的东西,使自己的趣味、教养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去“学****去“理解”、去“欣赏”那“古典”的东西,以“证明”(表明)我们这一代人是“懂得”梅兰芳的艺术精神的人,是“配得上”作为梅兰芳的“后代”的人。
任何民族的古典艺术都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人必定会欣赏贝多芬,西方人也必定会欣赏梅兰芳。“时尚”尚可跨越国界得以流传,“古典艺术”则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5.对文中“古典艺术”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