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淮北第一高级中学校部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安徽省淮北第一高级中学校部编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淮北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材料-: |
1925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 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 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 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6种规格。《营造法 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 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 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 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大建筑建造的速建。比方,唐长安的皇宫,面积大概3倍 于今天的北京故宮,仅10个月时间建成。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 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 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所在。
(摘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柔和 的、曲面的、图案性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 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未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的千变万化,它们都 遵循着郁些恥珠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疡之 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 紡、標、门、窗、堵、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俄兽、正房、厢 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話”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 的构件和因素。 '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東性.但同时也有极大地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 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 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 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璧, 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 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 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 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三:
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传统建筑的理念呢?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想要真正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先去了解 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包含的精神来对建筑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