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恨晨光之熹微(痛恨)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C.时矫首而遐观(抬头)
D.云无心以出岫(泛指山峰)
【答案】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各句中省略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B. 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C. 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D. 寓形宇内复几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D均省略了介词“于”,B项省略了主语“吾”。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3分)
(1)云无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荣
(3)乐琴书以消忧 (4)聊乘化以归尽
(5)请息交以绝游 (6)问征夫以前路
(7)农人告余以春及 (8)眄庭柯以怡颜
A. (1)(2)/(3)(4)(5)/(6)(7)/(8)
B. (1)(2)/(3)(4)(8)/(5)/(6)(7)
C. (1)(2)(4)/(3)(8)/(5)/(6)(7)
D. (1)(2)(4)/(3)/(5)(8)/(6)(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以”的理解。(1)(2)连词,表修饰;(3)(4)(8)连词,表目的;(5)连词,表并列;(6)(7)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犹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答案】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