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习题: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Word版含解析.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3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创之后一蹶不振。 ****惯于失去》)
美字体
















赏美文
我的中学和大学生活(节选)
杨振宁
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全家离开北平,回到合肥,1938年到了昆明刚刚成立的西南联大。刚去时没有房子,在城西北郊外盖一些茅草房,一个茅草房里放20个双层床,可以住40个同学。就在这样非常简陋的宿舍里我过了6年的生活。当时非常简单,饭堂没有板凳和椅子,大家都站着吃,饭是粗米,里面常有糠皮、小石子。
在西南联大研究院的两年,我最熟的两个朋友是黄昆和张守廉,我们三人在物理系是同班研究生,后来都出国得了博士学位。黄昆1951年回国。1950年代半导体是一个新兴的物理学研究方向,黄昆在20世纪50年代把半导体物理学引进中国。他在2000年得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席亲自给他颁奖。
我们三个人当时在西南联大有一阵子是同屋,非常熟,而且我们都是在物理学、量子学方面研究,我们经常辩论,这些辩论对我们以后对学术的了解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后来在一篇文章上这样描述我们的生活,“学校里没有饮用水,所以同学们常常晚饭后去校外的一个茶馆喝茶,两个铜板,大家坐上两三个小时高谈阔论。喝茶的时候加一盘花生米已经是非常享受了,可是我们没有更多的苦楚,我们不觉得颓丧,因为我们有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乐。这种十分简单的生活却影响着我们对物理的认识,形成了我们对物理工作的热爱,从而对我们以后的研究历程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六年对我一生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那时日本军队占领了全国最重要的城市,要灭亡中国。同学们有深度的忧患意识,这个忧患意识现在回想起来对我们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我们能坐下来读书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十分努力,后来有大成就的人很多。我认为是忧患意识促成了抗战时期全国艰苦奋斗的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我们这一辈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歌词。今天,每当听到这个歌词唱出来,我还是有触及灵魂的感受。
也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我们这一辈中国大学生发奋努力,当然我们也还碰到发展我们能力的机遇。因为以后的几十年是全世界艰苦的时期,也是发展的时期。我们这一辈人后来有机会帮忙创建政府机构、各个大小层面的工商金融行业、国防工业、科技研究、教育事业等等,也应算是幸运。
今天的时代是什么样呢?
是充满活力、全国高速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时代。
今天中华民族的实力在高速成长,一个国家的GDP增长率达到每年5%,就是非常骄人的事情。而中国这些年发展速度高于每年10%,这么多的人口这么高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成长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里,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时代,请不要忘记要抓住大时代所给你们每一个人的机会。
【课内挖掘】
杨振宁教授认为: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不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某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适用角度
本素材可以应用于“读书”“学****方法”等话题作文中。
【课外运用】
示例
用心阅读
每当我们迈入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 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更能体验李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