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练****
一、积累与运用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再拜:再一次下拜
B.推贤进士为务 务:事务、工作
C.若重仆不相师 师:效仿
D.刑不上大夫 刑:刑罚
答案:A
解析: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2.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⑤则仆偿前辱之责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⑤⑧ B.②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⑧
解析 ③“失”同“佚”;④“枪”同“抢”;⑤“责”同“债”;⑥“摩”同“磨”;⑧“底”同“抵”。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下流多谤议
B.恨私心有所不尽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仆虽怯懦
解析 D项“怯懦”古今义均是胆小怕事;A项“下流”古义是地位卑微,此指处于低下卑贱地位的人,今义是(品质)卑鄙龌龊;B项“私心”古义是自己的心愿,今义是为自己打算的念头;C项“发愤”古义是抒发愤懑,今义是决心努力。
答案 D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若望仆不相师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B.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C.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灌夫受辱于居室
解析 A项副词,好像;B项连词,即使;C项介词,同“已”/连词,因而;D项介词,在。
答案 C
5.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析 原句中的“为”是介词“对”的意思。只有D项符合。A项中是介词“被”;B项中是动词“写(成)”;C项中是动词“当作”。
答案 D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