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项脊轩志》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扃牖(jiōnɡ) 修葺(qì)
栏楯(shǔn) 栖息(xī)
B.象笏(hù) 先妣(bǐ)
阖门(hé) 老妪(ōu)
C.尘泥渗漉(shèn) 长号不自禁(háo)
异爨(cuàn) 冥思(mínɡ)
D.万籁(lài) 偃仰啸歌(yǎn)
逾庖(yú) 呱呱而泣(ɡuā)
解析 A.“栖”应读qī;B.“妪”应读yù;D.“呱”应读ɡū。
答案 C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斑驳(错杂)
③先妣抚(抚摸)之甚厚
④妪每(每次)谓予曰
⑤风移影动,珊珊(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⑦其制(规制,格局)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⑨旧时栏 (陈旧的)
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顾的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 D.①③⑥⑦⑨⑩
解析 ①明亮的样子,③对待,④常常,⑨以前的。
答案 B
3.与例句中加点“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A.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解析 例句的“之”和B.“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之”,音节助词;D.“之”,代词,它。
答案 B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室西连于中闺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其制稍异于前
解析 C.为判断句。其他各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旧时栏,亦遂增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其制稍异于前
C.吾儿,久不见若影
天涯若比邻
D.又北向,不能得日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解析 B.两个“稍”都是副词,“稍微,略微”的意思;A.胜:美好的景致/超过;C.若:你/如同,好像;D.向:朝着/假使。
答案 B
6.结合《项脊轩志》课文内容,以“生活”开头,仿照例句再续写一句话。
生活,就是项脊轩中的桂影书香,既平常也平静,平静中自有珊珊可爱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生活,就是项脊轩中的凡人琐事,多可喜亦多可悲,可悲中自有浓浓思念之情。
7.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