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15分)
1.在比例尺是( )的平面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3.一张地图,比例尺是1:3000000,图上2厘米长的线段表示的实际距离是( )。
4.甲、乙两地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比例尺是1:50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是( )。
5.李师傅加工一个零件,实际长2米,在图纸上零件长0.4厘米,图纸比例尺是( )。
6.一所学校的长方形操场长120米、宽90米,在一张图纸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操场的宽,则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在图纸上操场的长应画( )。
7.一种微型零件的长是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6.
8.比例尺1:2000,也就是图上距离(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厘米。
9.在比例尺是1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长是9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是( )。
10.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11.在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个城市间的距离是20厘米,则这两个城市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2.小明把学校的操场画在一张地图上,操场的实际长是150米,宽是90米,他选用的比例尺是1:3000,在图上操场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图上面积的( )倍。
13.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已知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4.在一幅比例尺的地图上,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360千米,则甲、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二、聪明小法官。(7分)
1.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它的面积也放大了3倍。 ( )
2.把甲、乙、丙三地编绘在同一地图上,由于甲、乙之间的距离小于乙、丙之间的距离,所以甲、乙之间的实际距离也小于乙、丙之间的实际距离。 ( )
3.比例尺的前项一定小于后项。 ( )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 )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米。 ( )
6.在绘制某零件的图纸时,比例尺不一样,图的大小不一样。 ( )
7.任何图纸上的图上距离都小于实际距离。 ( )
8.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 )
9.一幅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 )
10.比例尺越大,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也越大。 ( )
三、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实际距离一定,比例尺扩大为原来的10倍,图上距离( )。
A.缩小为原来的 B.扩大为原来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