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20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2.若只表示数量的多少,则绘制( )统计图较直观。
3.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4.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 ),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
5.要表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绘制( )统计图来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 )。
6.医生记录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较好,要反映100g牛奶中锌、镁、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7.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2 cm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 )cm。
8.在一幅扇形统计图里,有一个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的45%,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
观察右面统计图。
⑴( )树的棵数最多,占总树木的( )。
⑵( )树的棵数最少,占总树木的( )。
⑶( )和( )的棵数和占总树木的一半。
⑷松树比梧桐树多( )%。
二、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某学校统计每年入学新生人数变化情况,应该选用( )。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2.某班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
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人。得优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A.40% B.30% C.24%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
A.259人 B.441人 C.350人 D.490人
4.要清楚地反映出小明一学期英语成绩的起伏变化情况,应制成( );若要清楚地反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成绩的高低,应制成( );若要清楚地反映出期末数学考试中,小明班里成绩“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应制成( )。
A.折线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三、细心判断。(下面说法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条形统计图比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形象、具体。 ( )
2.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段和水平线间的夹角越大表示增减变化的幅度越大。 ( )
3.扇形统计图将一个完整的圆按照比例分割成扇形,每个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 )
4.从折线统计图里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 )
5.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直线越宽,表示数量越多。 ( )
四、操作题。(28分)
1.某城市2013年l~12月份降水量统计如下:(10分)
月份
1
2
3
4
5
6
降水量(mm)
31
48
113
87
146
174
月份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