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Ⅰ卷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 苏科版第一章至第三章全部
5 .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小明在拉大提琴时, 相比粗钢丝弦, 细钢丝弦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 则( )
A.细钢丝弦发出的是超声波 B.细钢丝弦振动的幅度比较大
C.细钢丝弦振动 1 次所用的时间较长 D .1s 内细钢丝弦振动的次数较多
2.(微信: 10784702)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C.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D.丁声音属于噪声
3.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的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都放在阳光下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D.观察冰、烛蜡的实验中, 冰与烛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4.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 S 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 50o 角射向平静的液面,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 S'点, 当液面上升时, 光点 S'将(
A.一定向左移动 B.一定向右移动 C.可能向左可能向右移动
)
D.不动
5.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 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 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
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 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 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进行了猜想, 下列猜测合理的
是( )
A.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
C.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B.内部有二块平面镜即可
D.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6.(微信: 1078470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 10℃两条刻度线相距 AB=6 厘米,刻度线 C 与刻度线 B
相距 BC =3 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处应该刻上 5℃
C .20℃刻度线距 A 处 2 厘米
)
B .C 处应该刻上﹣ 5℃
D .20℃刻度线距 B 处 3 厘米
7.关于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描述的自然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那水呢, 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热气”是汽化现象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雪”是升华形成的
C.天儿越晴, 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冻上”是凝华现象 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白花”是凝华形成的
8.(微信: 107847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 不断放出热量, 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利用干冰汽化吸热, 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D.炎热的夏天, 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如图所示, 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 Hz
甲
110
700
乙
70
1100
A.甲音调较高
C.乙响度较大
B.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D.甲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