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 )
A.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 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
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2.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3.商朝的王位继承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不同的方式。西周实行立子立嫡制度,由此确立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由此可知,和商朝相比,西周
A.制度体系更加成熟 B.中央集权制已经建立
C.天下共主地位形成 D.贵族等级秩序更稳定
4.据周成王时期的何尊(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铭文记载,洛伊地区是天下中心,“宅兹中国,自兹(yì,治理)民”,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周本纪》中也有“此(洛阳)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的记载。据此可以说明
A.洛阳位于周朝疆域中心 B.史书记载都是真实可信
C.周朝统治重心发生东移 D.周朝直接控制区域广阔
5.韩非子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由此可知,韩非子认为
A.法治优于德治 B.德法兼用可治国
C.先遵法后重教 D.法治易产生暴政
6.“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应该出自
A.《孟子》 B.《论语》 C.《韩非子》 D.《道德经》
7.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要“仁义”和“王道”并用,提出“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由此可知,为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荀子吸收了下列哪个学派的思想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8.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10.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 )
A.分封制的瓦解 B.专制王朝制确立
C.郡县制的实行 D.郡国并行制实施
11.班固在《汉书》称“(秦)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制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由此看“千古一帝”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在于
A.顺应历史潮流推行变法 B.首创皇帝制度
C.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D.推广郡县制度
12.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