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中考试题 第Ⅰ卷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奋斗目标。 D:据教材知识,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D说法符合题意; A: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BC:不是我国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故B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2. 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装指纹锁。这说明( ) A. 生命来之不易 B. 生命是独特的 C. 生命不可逆返 D. 生命是短暂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特点。 ABCD: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表明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独特的,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 故本题选B。 3.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穿越到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期,想方设法让她高兴,虽然闹出不少笑话,却让人感受到母女情深。珍惜身边的“李焕英”,我们要( ) ①尊敬父母,听取他们的谆谆教诲 ②认真学****等将来有能力再孝敬父母 ③感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理解父母,加强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孝敬父母。 ①③④: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珍惜身边的“李焕英”要求我们尊敬父母,听取他们的谆谆教诲,感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理解父母,加强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孝敬父母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施行。该规则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可行使多种教育惩戒手段,但也为惩戒划出了“红线”。下列对惩戒认识错误的是( ) A. 实施惩戒必须依法依规,尽量“小惩大诫” B. 老师使用惩戒手段可以根据需要肆意而为 C. 适度采用惩戒手段利于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D. 我们要理解老师的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 ACD:《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正式施行,有利于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依法依规,尽量“小惩大诫”,适度采用惩戒手段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作为学生要理解老师的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ACD说法正确; B:错误,老师要依法依规使用惩戒手段,不能肆意而为; 故本题选B。 5. 下列能够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 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 B. 民警帮助居民注册防诈骗小程序 C. 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D.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主要特征。 C:李某因为故意伤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体现法律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故C说法符合题意; A:国家公职人员参加宪法宣誓仪式,体现增强宪法意识,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B:民警行为是普及法律知识表现,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故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C。 6. 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全体学生收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学校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司法保护 D. 家庭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学校保护的认识。 ABCD:题干中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行为主体是“各中小学”,因此是学校保护,A符合题意;BCD的行为主体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A。 7. 下列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诗句是( ) A.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B.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样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之情。 A:诗句 意思: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体现出家国情怀,与题干不符; B:诗句 意思: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