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智学联盟2022届高二年级12月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
2.下表是西汉皇帝颁布“罪已诏"情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B.自然灾害爆发频繁
C.皇帝自省意识普遍 D.深受儒学思想影响
3.“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
之,虽得,谓之......”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肯定理学对维护伦理关系的积极性 B.地位高的人以理压制地位低下的人
C.不利于中国民众民主平等观念形成 D.易于形成中国民众逆来顺受的性格
4.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要破除今之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必须重新回归经学。据此可知顾炎武()
A.主旨在于否定君主专制 B.努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批判理学杂揉佛道思想 D.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5.在古希腊,泰勒斯推测万物始源于水,因为液体、固体和蒸汽都是水的存在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因为火非常活跃,能转变成万物。这反映了( )
A.哲学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探索 B. 西方理性精神开始萌发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人的认识 D.二者所得结论荒诞不经
6.“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切危害 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 )
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 C.信仰得救 D.理性主义
7,伏尔泰提出“如果没有上帝,也应捏造出一个上帝来”:“如果要使你的人民安静而强大,就必须让宗教服从国家法律”,以上材料表明他的宗教观是( )
A.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B.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C.不反对宗教信仰 D.主张取消宗教信仰
8.有学者指出“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印刷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材料旨在强调三大发明( )
A.改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结构 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近代化的开端 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9.当代社会,人们不禁会质疑通过互联网络就能办好任何事,甚至到最后,家族、亲情和邻里观念都有可能变得脆弱。由此说明互联网导致(
)
A.原有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被打破 B.集群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渐淡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