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2021.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1-24课以及选修1第2-4单元。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是故臣兼功(因依附而取得成绩)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董仲舒这么说的主要用意是
A.使人与人的关系得以和谐 B.以天人感应来约束君权
C.论证汉代统治的合法性 D.实现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要建立民主政治 B.否定君主制的合理性
C.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 D.未能摆脱时代的局限
3.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是精神本身的一个主要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在他身上以思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而过去哲学是只考虑自然的"。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重点研究自然 B.开始树立了人的尊严
C.引领了思想启蒙 D.改变了哲学的研究方向
4.路德最重要的著作是《圣经》的德译本,它使得任何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教士们。路德此举
A.消除了青壮年文盲 B.损害了教会的权威
C.普及了国民的教育 D.意味着与教皇绝裂
5.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制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6.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早在唐宋时期已在民间流传。元明之际,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参考史籍,创作了24卷本《三国演义》。这反映出
A.古典小说繁盛于唐宋时期 B.传统文学和史学日趋合流
C.小说满足了小农阶层的需求 D.文学创作植根于社会现实
7.右图是1880年法国.LAPETITELUNE,杂志的封面画。此漫画说明
A.生物进化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
B.达尔文的学说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
C.作者仍在维护传统的人类起源学说
D.达尔文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看法
8.“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的弟子们..这一小撮士人在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这反映出
A.学****西方已成社会共识 B.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C.制度变革已成社会共识 D.国人摆脱了儒学的束缚
9.在维新派眼里,“提倡民权也好,要求设立议院也罢,它们都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国家自救自强的手段”。这说明维新派提倡民主政治的政治动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B.早期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运动的迅速兴起 D.国家面临民族危亡的现实
10.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陈独秀意在说明
A.旧道德根深蒂固 B.青年只顾谈爱情
C.新旧道德有区别 D.新道德践行有误
11.1920年,在李大钊指导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相继成立,吸引了校内外一批先进分子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引导他们走向工农,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李大钊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马克思主义 B.在实践中寻求救国真理
C.培养和造就革命骨干 D.重点改造社会制度
12.翻阅维新运动的历史资料,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满纸都是“请愿”“上奏”等字眼,看不到半个“武力推翻”之词,维新派“不能也不敢摧毁封建制度”。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
A.认为革命利于社会发展 B.民族民主意识严重缺失
C.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D.难以抵抗封建专制势力
13.在践行民生主义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实际上是以国家名义与地主阶级平均地权,并引导地主阶级把持有的货币转化为工商资本的。可见,这种实践
A.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B.铲除了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