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 汉字的构成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和指事字几种。其中“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字里含有较抽像的意义。例如“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由此推论,下列某字可归入“指事字”类型的是( )
A.刃 B.山 C.樱 D.明
2.中国的古代艺术十分发达,下列关于中国的古代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书法艺术中的楷书出现于秦代 B.文人画的灵魂是意境
C.“画中有诗”是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D.《秦王破阵曲》是唐代的著名乐曲
3.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首次作为标准字体的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4.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5. 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 )
A.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
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西周
7.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
A.王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张衡
8.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
A.学校 B.训诂学
C.考据学 D.文字学
9. 读《三国演义》中人物语录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 / 5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这些语录符合宋代人价值观的有:(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