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4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始于哪一时期 1. (   )
A、战国 B、秦朝 C、汉高祖 D、汉武帝
2.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 (  )
A、汉代儒学排斥异派取得独尊地位 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3.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不太听命于中央。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3. (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4.( )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服从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5.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为5.(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春秋繁露》
6.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共同用意在于 6.(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7.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7. (  )
A、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授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8.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