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B、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3.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
A、破除旧有礼教,冲击儒家思想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5.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6.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7.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实践民主共和
D、反对专制统治
8.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
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9.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