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4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必修三第6单元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与科学
2.孙中山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体现了材料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生主义
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政治
D、推翻专制统治
4.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5.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取消清王朝法律中对于广东、福建的“口户”、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民”、理发匠、优伶、娼***、杂役、兵卒的歧视政策,主要体现了 ( )
A、民族平等的原则
B、三权分立的原则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
D、民主主义精神
7.(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孙中山所说的“不同”办法是指
①建立民国②扶助农工③平均地权④节制资本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三民主义和共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