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省山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国庆假期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9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陕西省山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国庆假期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山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国庆假期学****检测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在对待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2.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董仲舒的思想和先秦儒学家的民本思想一致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4.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后儒以理***。”材料体现了该学者(  )
A.否认了“天理”的存在 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C.认为“理”“欲”相统一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5. 亚里士多德曾说道:“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这表明他(  )
A.强调人独立的理性思考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思想中含有进化论成分 D.强调以科学调查方式研究人类社会
6.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说明(  )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
7.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这里的不成熟是指(  )
A.敢于认知,敢于摆脱权威的引导 B.没有质疑、批判的主观愿望和行动能力
C.有勇气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D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