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选择题专项练****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
A.中央集权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2.孔子过寨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善子又死焉。”夫子日:“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日:“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政以德” 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之”
3.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孔子这样说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4.《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期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5.“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看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6.孔子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反映的孔子的财富观是( )
A.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B.舍生取义,安贫乐道
C.重道轻义,乐于富贵外 D.乐享贫穷,憎恶富贵
7.“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8.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
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以德治国的主张
12.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向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的一样重,并且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