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3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专题06 内容理解与概括
中考题型全国视野: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河南卷、安徽卷、山西卷、河北卷、广东卷、福建卷、吉林卷、海南卷、广州卷、南京卷、武汉卷、成都卷、长沙卷、哈尔滨卷、昆明卷、广西北部湾卷、盐城卷、苏州卷、连云港卷、扬州卷、温州卷、黄冈卷、襄阳卷、孝感卷、青岛卷、威海卷、泰安卷、岳阳卷、衡阳卷、邵阳卷、深圳卷、达州卷等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型要求考生在读懂、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在的逻辑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常见出题形式有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链接
例6 (2019深圳中考)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上的困难的?


【解题点拨】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第一问:结合两文内容,从“蒙辞以军中多务”和“苦渴无日”可知,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中遇到的困难的相似处是:没有时间读书;第二问:结合甲文内容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让吕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结合乙文内容“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读书。
【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 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
【方法指导】1.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考查形式
(1)隐性考察。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融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或“筛选文中信息”的考察中。这种情形比较多见。
(2)直接考察。专门设题或设项要求“分析概括具体的事件、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情形比较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2.内容理解与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1)要求分析事件前因后果,回答人物某种做法的原因。常见设问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2)要求分析人物某种性情、品质的具体表现。常见设问形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