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古诗文阅读-二十四、陈涉世家 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古诗文阅读-二十四、陈涉世家 强化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docx
文档介绍:
二十四、陈涉世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民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①,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上:君王。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会天大雨    会: 适逢,恰巧遇到  
(2)扶苏以数谏故 数: 屡次  
(3)为天下唱 唱: 同“倡”,倡导、发起  
(4)以百姓为天 以: 把  
(5)背之则亡 亡: 灭亡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2)王者何贵?
当君王的人(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起义的导火索。(3分)
示例:遇雨失期,失期当斩。(3分)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分)
A.【甲】文中陈胜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表达对二人的思念,为他们报仇。
B.【乙】文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表现了管仲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C.【甲】文中陈胜以“天下苦秦久矣”揭示起义的根本原因,正是【乙】文管仲所说的“民怨其上”。
D.【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陈胜、管仲卓越的洞察力。
【参考译文】
【乙】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
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诗经》中说:‘民众之中没有善心的人,聚集在一起就要互相发泄怨恨。’百姓怨恨他们的君王,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