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评价(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政治体制
【补偿训练】
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他认为( )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决定的
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
3.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 ( )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
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补偿训练】
读“中朝”和“外朝”关系示意图,它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
是( )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
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
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
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
4.(2019·北京高考)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5.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D.“五百人议事会”享有很大的权力
6.(2019·全国卷Ⅰ)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
说明(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补偿训练】
(2019·江苏单科)“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
′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
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7.1215年6月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要确立相关的法律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这反映了
《大宪章》( )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保护了公民的基本人权
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
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
8.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发展成“世界工厂”。这些史实说明( )
A.代议制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B.君主立宪政体适应了英国发展需要
C.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霸权基础
D.英国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9.李剑鸣在《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中指出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 )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10.(2020·全国Ⅲ卷)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