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这说明当时( )
A.水稻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
B.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C.浙江地区的水稻产量最高
D.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
2.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并指出划分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工具和技术特征。据此判断,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分水岭应该是在(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
品种
原产地
传入欧洲时间
传入中国时间
产量
烟草
墨西哥
哥伦布航行后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番茄
秘鲁
16世纪20年代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花生
巴西、玻利维亚
16世纪初
16世纪30年代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
北美
1510年
16、17世纪之交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4.1975年12月,华国锋指示:第一,中央拿出150万元人民币支持杂交水稻推广,给广东购买15部解放牌汽车,装备一个车队,运输“南繁”种子;第二,由农业部主持立即在广州召开南方13省(区)杂交水稻生产会议,部署加速推广杂交水稻。这表明( )
A.国家支持是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
B.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科技发展水平
C.杂交水稻良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
D.中国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5.下图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格兰被称为“国王的水果”。该油画可以体现( )
A.新航路开辟促进洲际物种交流
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
6.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这表明( )
①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阶级和剥削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倒退
③私有制是社会阶级分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阶级分化是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错误
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