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公元前4世纪末,埃及尼罗河口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了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等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商贸中心。这些商贸中心的兴起得益于( )
A.马其顿人的扩张
B.罗马奴隶制的发展
C.希腊文化的衰弱
D.班超对西域的经营
答案A
解析公元前4世纪末,正值亚历山大帝国时期,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尼罗河口的城市”“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均在帝国版图内,这些城市的兴起有利于商贸的发展,故选A项。罗马当时尚未扩张到这些地区,故排除B项;希腊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而非衰弱,故排除C项;班超对西域的经营是在东汉时期,当时东汉尚未建立,故排除D项。
2.亚历山大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故选C项。材料指出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丝绸之路的西段基本不涉及中国,不能推断出D项,故排除。
3.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剌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答案B
解析材料“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等,反映了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的第三次西征,故B项正确。
- 2 -
4.罗姆国在与蒙古西征军的作战中失利,逐渐衰落。生活在罗姆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趁机建立了独立的公国,攻占了罗姆国大部分领土。在此之后,随着伊利汗国的衰落和瓦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这说明( )
A.蒙古西征的过程就是奥斯曼帝国扩张的过程
B.西亚政治版图的剧变与蒙古势力的兴衰息息相关
C.蒙古西征逼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欧洲进军
D.应对奥斯曼帝国的侵扰是蒙古人西征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蒙古西征瓦解了罗姆国,使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国家,蒙古西征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衰落和瓦解,又引发了奥斯曼土耳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