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气概,气势。
B.塞上长城空自许 许:答应。
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闻名。
D.千载谁堪伯仲间 堪:能够。
2.下列句子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麋何食兮庭中 丞相祠堂何处寻
B.安能行叹复坐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酌酒以自宽 云无心以出岫
D.镜中衰鬓已先斑 学不可以已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
B.“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
C.“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
D.“伯仲”即兄弟,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
5.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
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
C.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
D.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贴切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
6.对下面诗句中“空”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色满园,但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之萧条之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城”之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沉痛之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