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26 鉴赏诗歌的形象-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5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26 鉴赏诗歌的形象-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文档介绍: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板块重要的考查内容。“形象”是指古代诗歌中所描写的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感情。
从近几年中考的情况来看,中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从考查形式上看,中考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形象的把握,难度稍大。命题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形象的特点和内涵。(3)请分析两首诗歌中形象的异同。2.从考查内容上看。中考常与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考查形象的内涵及意义。
考生在备考时,要把握以下答题方法:首先,要弄清形象的特点;其次,要在联系诗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形象在诗歌中的特别意蕴;最后,用得体的语言组织答案。预计2020年中考仍会以该考点为考查热点,因此,考生应对其格外关注。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是如何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构筑宏大气象的?
【答案】
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这种宏观的景色,使人的眼界为之开阔,胸怀激荡。
【分析】
本题考查意象。
根据题干“宏大气象”,可知要关注诗歌中具有“宏大”特点的意象。根据“以观沧海”,可见意象是浩瀚无边的“沧海”;根据“洪波涌起”,可见意象是波涛汹涌的“洪波”;根据“日月之行”,可知意象是“日月”;根据“星汉灿烂”,可知意象是广阔无边的“星汉”。作者在诗歌中集合了如此多宏达壮丽的意象,使诗文意境更加开阔,也更加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②天浪。江湖上,遮回③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连接。③遮回:这回,这一次。
这首词写了陆游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这种生活展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答案】
①全词写了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的乡居生活。②塑造了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词人形象。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人形象。词的上片交待行踪:采药归来,闻得酒香,循香而去,准备买酒独饮;下片承接上片的“沽新酒”而言醉,醉后生出李白之志。因此,结合诗句中的“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可知,这里写陆游闲居时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的乡居生活;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悠闲、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词人形象。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①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画面。
【答案】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意思相近即可)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即可。
示例:广袤的胡天北地,冰雪已经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了,天空洒下了明月的清辉,大地一片和平宁谧。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悠扬的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名师点睛
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1.找准人物形象。考生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特点时要分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作者自己。
2.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等。
3.结合诗歌标题、注释等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考生在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或注释进行分析。因为诗歌的标题或注释往往可以透露出诗歌的思想感情,而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考生整体把握了诗歌的思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