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合肥艺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zip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9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合肥艺术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记载,西周建立以后,宋、鲁、吴等诸侯国除了父死子继之外也存在兄终弟及的现象,甚至有 “一及一继,鲁之常也”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诸侯王国破坏宗法体制 B.传统观念影响政局变迁
C.异姓诸侯沿袭殷商旧制 D.边疆封国格守分封制度
2.“皇”字在秦朝以前常用于美化人们想象中能主宰一切的天神,比如“皇天”,后来逐渐演变为天 神的本身的称号;而“帝”字在春秋以前多指冥冥之中的“上帝”。据此可知,秦始皇采用“皇帝” 称号的主要目的是
A.突出皇帝独尊的地位 B.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C.证明皇权的合法来源 D.论证君权神授合理性
3.汉武帝时期,朝议分为内朝朝议和外朝朝议。外朝朝议由丞相主持,内朝朝议由录尚书事的大 将军等人主持。一般情况下,内朝朝议可以否定外朝朝议的结果,并且可对外朝官员议定惩罚 办法。这说明,汉武帝时的朝议制度
A.使群臣相互牵制 B.有利于加强皇权 C.避免了决策失误 D.完善了中枢机构
4.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5.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一是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二 是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体现了多层次、复式结构的特征。这种设置
A.反应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B.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C.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D.着眼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6.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裁撤行中书省,全国除南京直辖区外,分为十二个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三司不相统属,分别隶属于朝廷。这反映出明初
A.废除了行省制度 B.削弱了六部权限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方权力的扩大
7.清初,大臣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须先送内阁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乾隆年间,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再交来人 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
A.使内阁权力名存实亡 B.体现了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
C.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助推清朝中央官制走向成熟
8.古代雅典实行集体负责制,如雅典的执政官有9位,指挥军队的将军有10位等,同一职位的官员 没有正副之分,彼此职权和地位相同。这一做法
A.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彰显了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C.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机会 D.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9.雅典法律规定公民不得因为私事耽误自己应承担的公共事务;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凡煽动 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处死刑。”这些规定
A.维护了本国的民主政治 B.限制了个人的合法权益
C.维护了贵族阶级的专权 D.体现了国家至上的理念
10.公元前二、三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的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