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萃高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该试卷分1卷11卷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本人信息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3.作答必须在答题卷上相应的区域,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第1卷 选择题(共48分) 该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1、明代出现过很多权倾一时的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等。但很多时候,他们也必须讨好善于揣摩皇帝旨意的司礼监的太监,并受其掣肘。这表明,明代( ) A. 宦官掌握了行政权 B. 皇权逐渐趋于衰落 C. 内阁首辅权力失控 D. 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佛图户”的增加( ) A. 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 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 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 D. 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3、“昭宣之治“时期,凡遇灾荒、地震,汉昭帝、汉宣帝皆免除当年的租赋与徭役。此后,东汉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的出现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B.历代统治者敢于自我反省 C.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 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 4、《东坡志林》中有一则生动的事例:“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当时( ) A. 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B. 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C. 三国故事最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D. 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 5、通海垦牧公司是1901年张謇在江苏省成立的第一个垦殖公司,并购盐城以东的滩涂作为植棉之地。经营十年,成效大著,张謇高兴地写下“人间何处有春愁?”的诗句。他的这些行为( ) A. 体现了实业家的家国情怀 B. 表达了艰难创业的苦恼 C. 抓住了一战机遇发展实业 D. 促使了民族企业的诞生 6、1914年5月,青年学者章士钊在日本创刊《甲寅杂志》,主要阐扬民主宪政,以期促进国人对于近代政治的认识;6月,留美学生出版《科学》杂志,主要介绍科学技艺,以期促进国人对于近代科学的认识。这说明当时( ) A. 知识分子对于救亡道路存在分歧 B. 新青年思想顺应时代潮流 C. 留学生成为新思想萌发的主群体 D.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7、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中国近现代思路历程是( ) A.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东学西渐不断西化的过程 C.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8、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具体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 ) A. 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 B. 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 C. 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 D. 大大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9、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 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此后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省会,距离下列哪个历史遗迹最近( ) A. 安西都护府 B. 山海关 C. 灵渠 D. 秦始皇陵 1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