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中学初中九年级毕业生中考模拟测试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a4 ·a3=a7 B. a6÷a3=a2 C. (a3)2=a5 D. 2a+3b=5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4·a3=a7,∴选项A正确; ∵a6÷a3=a3,∴选项B错误; ∵(a3)2=a6,∴选项C错误; ∵2a与3b不是同类项,∴它们不能合并,∴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等知识. 牢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结果显示,我国的总人口达到130000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正确的是( ) A. 1.3×108 B. 1.3×109 C. 0.13×1010 D. 13×109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详解】1300000000=1.3×109.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是解题的关键. 3.函数y=x+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2 C. x≠1 D. x≥−2且x≠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等于零这两个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 x+2≥0且x-1≠0 即x≥-2且x≠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函数形式列出使其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从几何图形的角度看,下列这些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应用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C=26,BD=18,AB=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 A. 4< m <13 B. 4< m <22 C. 9< m <13 D. 4< m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角互相平分的性质可求出AO、BO的长,再利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ABCD中, AO=12AC=13,BO=12BD=9, 在△ABO中, ∵AO-BO<AB<AO+BO, ∴13-9<x<13+9, 即:4<x<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等知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O、BO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y=kx(k≠0)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k值的正负性分别判断一次函数y=kx-k与反比例函数y=kx(k≠0)所经过象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有两种情况, 当k>0是时,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k<0时,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根据选项可知,D选项满足条件.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正确这两种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则⊙O的半径是( ) A. 3厘米 B. 4厘米 C. 5厘米 D. 6厘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