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生物(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9页6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0年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生物(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届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湖南卷】
生 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C
A
D
C
B
B
A
D
B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A
C
B
D
C
C
C
D
C
C
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在国庆70周年之际举国同庆,众多参与阅兵训练的战士,由于长时处于阳光照射下,皮肤变黑。这主要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众多参与阅兵训练的战士,由于长时间处于阳光照射下,皮肤变黑”,这是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体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2分)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及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与稗草为竞争关系
B.蝗虫、蛇等为消费者
C.共有2条食物链
D.此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详解】
水稻与稗草为植物,都是生产者,需要抢夺阳光、水等,为竞争关系,A不符合题意;蛇、蛙、蝗虫、田鼠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直接或者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不符合题意;此生态系统中共有2条食物链,一条为:水稻与稗草→蝗虫→蛙→蛇。另一条为:水稻与稗草→田鼠→蛇,C不符合题意;此图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细菌和真菌,D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本题解题关键。
3.(2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象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换物镜时由于物镜在转换器上。当由放大倍数小的物镜或目镜换成放大倍数大的物镜或是目镜时,图象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象。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4.(2分)柚子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水果,其果皮和果肉分别属于
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营养组织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详解】
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因此,柚子的果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①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④营养组织。故选A。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5.(2分)唐朝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和清朝郑板桥的“咬定青山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