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一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0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
考点0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3-7)
考点0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8-11)
考点04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2-1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对文化堆积层的分析可知,半坡先民在其定居地居住了三四百年。半坡人定居时久,聚落规模之大,人口之多是十分令人瞩目的。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半坡人( )
A.已形成较稳定的农业经济 B.建立了高效的管理系统
C.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D.掌握了粟麦的复种技术
2.据文献记载,商代历法己开始设置闰月,最初没有定制,有时甚至出现再闰或三闰的现象。大约公元前6世纪后,中国已有十九年七闰的“章”法。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观测技术出现重大进步 B.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C.阴阳合历促进历法发展 D.小农经济日益发展成熟
3.周公依据宗法制原则分封诸侯,派同姓、母弟在各要冲地区建国,以嫡长子继承制来约束同姓,规定天子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这一举措( )
A.分化姬姓宗族内部反叛力量 B.维护王权政治体系的稳定
C.强化血缘关系弱化政治关系 D.导致诸侯分立局面的加剧
4.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与少数民族举行了多次会盟。公元前721年,鲁隐公“会戎于潜”,重修与戎人的友谊。这一现象( )
A.体现了同源共祖意识的萌生 B.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C.加速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瓦解 D.导致了诸夏蛮夷界限的消失
5.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由贵族参加,战车兵器都由贵族自己装备;战国时期战争持续时间更长,战争规模更大,参战人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大部分都是庶民,且武器装备都由国家提供。这种变化( )
A.源于礼乐制的破坏 B.助推中央集权体制建立
C.体现了统一的趋势 D.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产生
6.鲁国的执政季孙氏调动民众挖沟,孔子的弟子子路是当地的长官,他用自己的禄米做饭给民工吃。孔子听说后,立即派另一个弟子去制止。他对子路说:“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从以上材料可知,孔子旨在强调( )
A.仁爱必须符合礼制 B.官民理应平等兼爱
C.固化贵族等级秩序 D.诸侯不要侵犯别国
7.先秦时期,孔子认为“宽则得众”,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思想家( )
A.认识到黎民百姓的重要性 B.给予人民自由生存空间
C.注重规范统治者的行为 D.以民为重强调民生关怀
8.在秦王朝,皇帝是绝对的主宰,最高皇权与三代以内的家庭结合,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宗族的家天下走向家庭的家天下,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这表明秦朝( )
A.君主至上的地位逐渐形成 B.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治地位
C.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 D.实现了最高权力向君主的集中
9.秦时丞相与御史大夫本来是丞相府的正副长官,“事同一体”,不可相监。但为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