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3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 现代中国的经济
内容目录: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经济(1949—19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过渡时期的经济
一 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1949--1952底)
巩固政权
(1)土地改革
①时间:1950年——1952年
②方针: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实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④意义: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村产生关系一次深刻的变革;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为国民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抗美援朝
①时间:1950年——1953年 保家卫国
②各方评价:
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美国在朝鲜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北朝鲜,却输给了红色中国。(纽约时报)
抗美援朝战争无可争议地表明,“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文集)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③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什么?
粉碎了美国的侵略阴谋; 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时间:1950年
②背景:1949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接管城市以后,面临着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的严重局面。
③措施: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调运一批大米、棉花和布匹,由中央财经委员会直接掌握,在适当的时候集中抛售,给投机资本家以毁灭性的打击。
④作用:
***高度评价了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
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体现制度优势。
(4)******运动
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
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了政权。
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举措: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
②“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
③统一财经,实现收支平衡。
④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⑤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性质的国营经济。
为了有计划地为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必须调节同各方面的关系,团结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
——1950年6月6日***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
(2)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实现恢复和发展;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9月
(1)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3)评价: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①集中力量有限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