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十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14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十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9)
考点0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0-1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73年1月2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这个报告对前一阶段和今后的对外引进项目作出总结和统一规划,其中包括:化肥、石油化工以及电站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一政策的实施( )
A.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实践经验 B.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C.强化了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 D.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2.1982年宪法诞生后有过多次修正,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
修宪年份
修改内容(部分)
1988年
提出“个体户和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首次被写进宪法。
1993年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取代了原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
1999年
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
对非公有制经济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保护、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A.改革开放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革开放的重点是扶持非公有制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D.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基本确立
3.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4.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刊登了一则商业广告“国营宁江机床厂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5.在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孙冶方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薛暮桥提出应当为长途贩运平反,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这些观点意在( )
A.重新估计市场的主导作用 B.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C.推动改革向更深领域前进 D.引入市场调节计划经济体制
6.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以“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我国深化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意在( )
A.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B.取得高新科技的新突破
C.实现与港澳的经济对接 D.发挥其探索和示范作用
7.“发展”是***南方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设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南方谈话强调“发展”( )
A.标志着***理论的形成 B.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C.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冲破了原有体制的束缚
8.2001年,中国加入WTO,除按照逐步开放的原则,履行市场准入的义务外,还保留了一定的过渡期。对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银行、保险、电信等行业按时间和地域逐步开放,基础电信、汽车等行业控制外商投资比例,坚持以我为主。这些措施旨在( )
A.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
C.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开启经济全球化趋势
9.***曾明确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统一问题,也是一种和平共处”。以上材料表明我国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是( )
A.国际社会应该遵循的基本交往准则 B.为了防止外国干涉中国内政而实施
C.基于大陆和香港历史、现状的考虑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原则的再体现
10.2001年9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体现了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
A.标志着“***理论”的诞生 B.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
C.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产生了第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