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农垦·森工)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37.3℃ 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C.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 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0.5m3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故A错误;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错误;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由 G=mg=50kg×10N/kg=500N, 故C正确; D.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0.005 m3,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 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 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 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A正确; 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井底之蛙 B. 空中彩虹 C. 水中倒影 D. 古代女子照镜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井底之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空中的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古代女子照铜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 ) A. 冬天衣服冻干 B. 冬天窗上冰花 C. 冬天草上白霜 D 压缩***成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冬天衣服冻干是升华现象,需吸热,故A正确; B、冬天窗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B错; C、冬天草上的白霜是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C错; D、压缩***成液体是液化现象,需放热,故D错。 故选A。 5.用一架砝码严重生锈的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 偏小 B. 偏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若砝码已经生锈,则砝码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加上杂质的质量,因此砝码质量增加,而读数时仍然按照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没有计算杂质的质量,所以偏小。故选A。 6.下列四个实验,工作原理能和左边电动剃须刀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动剃须刀主要部分是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A.图中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图中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错误; C.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图中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C。 7.下图是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省距离的是( ) A. 用羊角锤起钉子 B. 用撬棒撬石头 C. 用启子起瓶盖 D. 用钓鱼竿钓鱼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能省距离的杠杆为费力杠杆。用羊角锤起钉子,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撬棒撬石头,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起子开瓶盖,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钓鱼竿钓鱼,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 ( ) A. 35N B. 10N C. 15N D. 25N 【答案】C 【解析】 【详解】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和甲对它一个向左的拉力,处于平衡态,甲静止在地面上,还受到地面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所以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乙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乙的重力大小为 15N。故选C。 9. 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头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