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四中八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48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四中八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四中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空气 B.过氧化氢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锰
 
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C.
液体加热 D.
量9.5mL液体
 
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5.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的是(  )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6.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C.煤作燃料
D.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正立在桌面上
 
7.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9.打开一瓶装有液态空气的集气瓶,并将一燃烧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燃烧更旺 B.燃着的木条熄灭
C.先燃烧更旺,而后熄灭 D.无明显变化
 
10.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  )
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碳 ③氮气 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鉴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分别称取各自的质量
 
12.按体积算在空气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1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水
D.***化氢+氨气→***化铵
 
14.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15.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16.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17.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焚烧垃圾 B.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C.太阳能的利用 D.汽车排放的尾气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19.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使用的红磷可能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