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鲁教版五四制Word版有答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物理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30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鲁教版五四制Word版有答案.docx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1.1m/s
C. 一元硬币的质量是1克 D. 水的密度是1000 g/cm3
2020年9月27日11时2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继9月21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C卫星后,短短一周内,再次成功发射,也是该型火箭的第39次成功发射。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环境减灾二号”A卫星是静止的(    )
A. 地球 B. “环境减灾二号”B卫星
C. 太阳 D. “海洋二号”C卫星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运动时间之比为2︰9,那么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A. 4︰27 B. 3︰1 C. 27︰4 D. 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边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C. 古诗句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频率小于2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B. 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
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
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 “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
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的像在A的上方,在下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关于密度的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 由公式ρ=mv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
D.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 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 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 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 丙实验: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 丁实验: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
B. “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不是光源
D. “锦鳞游泳”,看到水中的鱼是实像
如图所示,是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烛焰倒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