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7单元+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日中学).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化学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2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7单元+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日中学).doc
文档介绍: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7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015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日中学)
一、选择题
1.当今,虚假广告到处都是,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霸王”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D.吸烟有害健康,因为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
A. B. C. D.
3.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固体烧碱 C.碳酸氢钠 D.铁粉
4.多数花卉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该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5.欲除去***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碳酸钙粉末 B.生石灰粉末 C.熟石灰粉末 D.***银溶液
6.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7.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实验时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应该是( )
①镁粉和稀盐酸;②大理石和盐酸;③***化钠和水;④氢氧化钠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现有H2SO4、NaOH、CuO、Na2CO3、CO2五种物质,分别与其他物质反 应.都有同一种物质X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02 B.H2O C.NaCl D.Na2S04
9.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aO+2HCl═CaCl2+H2O
C.用碳酸氢钠治疗过多胃酸:NaHCO3+HCl═NaCl+H2O+CO2↑
D.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10.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A.Ag、Cu、Fe B.Ag、Cu、Zn C.Cu、Zn、Fe D.Ag、Zn、Fe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1.有下列的物质:①烧碱 ②干冰 ③大理石 ④纯碱 ⑤甲烷 ⑥金刚石,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能用来蒸馒头的盐是__________;
***气体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
可用做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
12.“波尔多液”能杀死葡萄、柑橘表皮的寄生虫,它是用CuSO4溶液与石灰水混合而成的,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喷洒“波尔多液”不久就采摘的柑橘、葡萄,表皮上常会残留一些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这时可在厨房用品中选用__________浸泡将其洗去,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
1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__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__过量.
(2)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