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作业.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作业.doc
文档介绍: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雪夜感旧
陆 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解析:选A A项,“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理解有误,此句为诗人的回忆。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那信”的意思是怎么相信,诗的颈联中“犹思”二字,表明了诗人执着报国的心愿。诗人的报国之志和不得重用的愤慨之情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失落感。
答案:“那信”表示怎能相信有一天竟会在田园终老,更能凸显出诗人年轻时的意气与北伐必胜的信心,也反衬出今日的失望之情。既表达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与对理想的执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描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迹。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解析:选C C项,尾联属于直接抒情。
4.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
解析:颔联描写鸟过藤动、藤动花落的情景,非常细腻。一个“过”字,写出了僧人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一个“摇”字,有“轻摇”之意,写出了花的惬意与无拘无束。
答案:“过”有“路过”“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摇”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的心境。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商山富水驿①
杜 牧
益戆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 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②戆:愚直。汲黯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吊屈原。④朱云: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5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