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案.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40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案.doc
文档介绍:
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高考命题来看,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①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思想)情感”“情怀(心情)”“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歌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歌中的某一个字、某一意象、某一句诗、某一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等。②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
一、理解古代诗歌情感内涵和类型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
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
古代诗人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
(二)古代诗歌情感常见类型
1.忧国伤时
具体内容
举例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2.建功报国
具体内容
举例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具体内容
举例
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具体内容
举例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5.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举例
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贬谪失意
具体内容
举例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请写出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哪种类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答案] (1)忧国忧民类 (2)感时伤逝类(或人生梦幻类) (3)建功立业类 (4)思乡怀人类 (5)热情赞美类(或吟唱自然类) (6)寄情山水类
二、借助“5个抓手”,精准把握情感题
(一)从语言入手,抓情语
古代诗歌是言情艺术,它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告诉你要表达的情感。作为阅读者和考生,抓住诗歌中这些表明情感的词语至关重要,这是分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这里要强调几点:
1.抓住两种情语
(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如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的报国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歌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