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 点线整合3.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5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 点线整合3.docx
文档介绍:
[复****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解”“请”“率”三字。2.掌握通假字、被动句的特点及辨析方法。
连点成线 基础整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遇”指接触。B项“哂”指微笑。C项“易”指替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谁”。A项或者/好像。B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土地方圆。D项揩拭/擅长。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答案 D
解析 D项古今义均为“揣测”。A项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项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C项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亲爱,喜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风乎舞雩 ②鼓瑟希 ③曾皙后 ④然后从而刑之 ⑤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⑥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⑦欲辟土地,朝秦楚 ⑧以一服八 ⑨良庖岁更刀 ⑩而刀刃者无厚
A.①②③④/⑥/⑤⑩/⑦⑧/⑨
B.①②④/③⑤⑥⑩/⑦⑧/⑨
C.①②⑨/③④⑥/⑤⑩/⑦⑧
D.①③⑥/②④⑤/⑦⑧⑩/⑨
答案 A
解析 ①②③④为名词作动词,⑥为形容词作动词,⑤⑩为形容词作名词,⑦⑧为使动用法,⑨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莫之能御也
D.技经肯綮之未尝
答案 B
解析 B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6.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沐”和“浴”在古代各有所指,其中“浴”指洗头。(  )
答案 ×
解析 “浴”指洗身体,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
(2)庠序是古代的官办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
答案 ×
解析 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
(3)《庄子》一书由庄周及其门徒、后学共同编著完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
答案 √
连点成线 微点突破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解
       解  解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解”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的外面像左右双手,中间是“角”字,下边是“牛”字。合起来指双手剖开牛角,表示分解。
义项
例句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

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

二月冰解(《齐民要术》)

押解

通俗易解
答案 ①剖开、分割 ②解释、解答 ③消除、免除 ④解开 ⑤分解、融化 ⑥押送财物或罪犯 ⑦理解、明白
识记方法 “解”的本义是“分解动物”。“解释、解说”道理时需要条分缕析,解说之后就会让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分解动物”义后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有“解放、解脱”的意义;解开纠结之物后,纠结之物就会“松弛”下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