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15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试题
1.翻译的总原则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字字翻译)
“达”,要求通顺。(特殊句式、省略等)
“雅”,要求优美。
2.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留、删 、补、调、换、增 、固定词语。
留:①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②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句序。
删: 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补: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省略主语(尤其是暗换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翻译时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
调:调指句式的调整,尤其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子畅达。
换:换,即替换,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词语基本上按照“换”的原则进行翻译,这些词语是文言文翻译时做主要得分点。
增:可以理解为组词,古汉语多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固定词语:古汉语的一些固定词语要有相应的翻译。如:“所以”“是故”“无以”等。
新高考沿用了两道翻译的考查方式,每道题4分,共8分。基本上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变换等方面的知识点考查到。
一、【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文言文阅读
李善长,字百室。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礼之。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祖起于布衣,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曰:“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予铁券,免二死。时封公者六人,善长位第一,功比萧何,褒称甚至。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何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留收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治栎阳,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辄兴关中卒补缺。汉五年,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高帝曰:“诸君知猎乎?知猎狗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B.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C.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D.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开国之君。自汉代起,各朝代首位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这是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谥号。
B.故事,文中指旧的典章制度。这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的意思不相同。
C.铁券,又称“丹书铁券”。这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
D.左右,意为帮助、辅佐。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和《关雎》中“左右流之”的“左右”的意思都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善长洞察时局,眼光独到。朱元璋攻占滁阳,他前往拜谒;他认为元朝纲常混乱,劝说朱元璋效法刘邦所为,安定天下。
B.朱元璋礼贤下士,知人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