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综合检测题及答.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47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综合检测题及答.doc
文档介绍:
综合检测(二)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5分×12=60分)
我国某登山小组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分别发现了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珠峰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有关甲岩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岩石是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B.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C.常蕴含有色金属
D.一般来说,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解析】 第1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珠峰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等,但是不能推断出有火山喷发(⑤)。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岩石属于沉积岩,而有色金属多在岩浆岩中。
【答案】 1.A 2.C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与甲处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中游落差小 B.海水顶托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4.图中瀑布最终可能会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解析】 第3题,中游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泥沙易在中游沉积,从而导致入海泥沙减少,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第4题,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河床岩石不断地坍塌,使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消失。
【答案】 3.A 4.C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①、②四地气压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 B.乙>甲
C.①>甲 D.①>乙
6.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解析】 第5题,根据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判断出P甲>P乙,与之相对应的①、②两处气压P①<P②,故四地气压大小是:甲>乙>②>①。第6题,近地面甲是高压,气流下降;乙地为低压,气流上升。
【答案】 5.A 6.B
图a为某地气象资料图,曲线代表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柱状图代表各月降水量。图b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图a所示气候类型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下旬,影响该地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分布状况和图b大致相同
B.该地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
C.该地夏季受乙控制,冬季受丙控制
D.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黄赤交角无关
8.下列关于图a所示气候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岸
B.七大洲中只有南极洲不存在该气候类型
C.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著特点
D.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20°~30°的纬度范围内
【解析】 根据图a气温和降水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第7题,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丙)控制,冬季受西风带(乙)控制,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第8题,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的西岸。
【答案】 7.B 8.D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