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十二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7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十二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三十二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题
备考攻略
抓住三条线索
(1)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2)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的融合;(3)中华文明外传,影响东亚、东南亚广大地区
掌握一个特点
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把握两个方向
(1)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域。
(2)先秦: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3)汉朝: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5)宋代:儒、佛、道相互渗透、融通,形成理学,以朱熹为集大成者。
评价: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6)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7)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8)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9)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价值目标。
(1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孔子提倡“仁”;孟子提出“仁政”说,提出“民贵君轻”。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尚贤”。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6)主张和而不同。太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
(2)价值。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②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内生驱动力,是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今我们所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精神与世界精神、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契合点,是用东方价值理性克服西方工具理性弊端的利器。
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传播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建筑艺术、音乐和礼仪****俗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明末,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新知识。
(3)19世纪中叶,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空前冲击。
晚清
林则徐、魏源主张学****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选派留学生赴欧美学****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民国
初年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后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
影响
(1)汉字、儒学、佛教、政治体制等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3)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欧洲的
影响
(1)四大发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