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上,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迁徙区域
概况
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
印欧人分别发展为赫梯人和波斯人等。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6世纪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波斯帝国
巴尔干地区
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印度河流域
印欧人发展为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3.影响:
(1)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3)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4)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时间
概况
第一轮迁徙
公元
前后
①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欧洲的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第二轮迁徙
3—6
世纪
①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③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④在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⑤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知印欧人早期迁徙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史实。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
3.通过史料分析古代人类迁徙的原因和影响。
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三、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美洲族群的变化:
变化
原因
影响
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传染病的流行
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
大量黑人奴隶进入美洲
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
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 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
2.影响:
(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掌握殖民扩张造成的美洲、大洋洲族群的变化,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3.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1)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四、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2.结果:
(1)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2)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3)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五、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
(1)19世纪初,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2)19世纪中叶后, 清政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