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doc
文档介绍:
课题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国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的灭亡:
(1)背景。
①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②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的内部争斗并逐渐主导了局势。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正确认识西晋的短暂统一
(1)280年,司马炎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西晋的统一维持了30多年后中国又处于分裂状态。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三国代替东汉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实现局部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 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实行士族制度。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
(2)此后170 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3.江南开发:
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东晋与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魏晋时期士族政治形成的原因: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②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③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经济,逐渐形成割据局面。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北方的民族交融。
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
5世纪后期
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4)隋朝统一: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探究点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史料一 从2世纪到5世纪……先后出现了四次由“乱”到“治”的局面。一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军事集团间的混乱到曹操统一北方;二是从西晋短期统一,到西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和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割据混战的十六国时期,到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三是从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四是从北魏分裂到北周统一北方。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精要》
【思维交互】:(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四次“乱”的相同原因和影响。第四次的“治”对历史有何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关键信息
史料一中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总体概述;第二句以分号为依据分层,说明了四次由“乱”到“治”的历史变化
结合所学北朝结束和隋朝统一的知识回答
提示:相同原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相同影响: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治”的影响:为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史料二 (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