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3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新航路开辟的基本过程(全球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
①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③《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的描写,使欧洲开始了寻金热。
④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⑤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2.新航路的开辟:
3.其他航路的开辟:
(1)15世纪: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2)16世纪
(3)17世纪
(4)意义: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旧航路与新航路
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新航路: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
①美洲: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②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2)物种交换。
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②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条件: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2)概况。
①印度洋贸易及大西洋贸易
印度洋
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大西洋
贸易
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由此,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
②太平洋贸易。
中转站
概况
葡萄牙
澳门
a.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运到印度,再转运到欧洲,获取大量白银,其中的大部分白银又流入中国;b.参与中日丝银贸易,中国的丝流向日本,日本的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
西班牙
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
“马尼拉大帆船”把中国的生丝、丝绸、棉布、瓷器运到墨西哥,把墨西哥的白银运回马尼拉,最终流入中国
影响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b.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3.早期殖民扩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
(2)概况。
①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②西班牙: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③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3)评价。
①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a.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b.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使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③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1)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有了直接联系
(2)从历史解释角度多方面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对世界区域如欧、亚、非、美等不同的影响
(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及其影响;辩证看待早期殖民扩张。
(4)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